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南宁乡:打好“红色牌” 耕耘“幸福田”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 大瑶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

随着新年的晨曦点亮大地,在花炮小镇大瑶,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的图景—— 花炮产业产销两旺,4.5万从业者...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近日,本公司发现社会上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发布“长银五八消费贷”相关介绍信息,诱导广大客...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湖南宁乡:打好“红色牌” 耕耘“幸福田”

发布时间:2021/11/09 乡村振兴 浏览:128

行走在湖南省宁乡市龙田镇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足迹不胜枚举,革命人物比比皆是,革命故事代代传颂。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这片热土上,涌现了大量的英雄楷模,他们前赴后继,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

红色土地,留下了光荣传统;红色资源,留下了宝贵财富;红色 ,赋予担当作为、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英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龙田镇的骄傲,是龙田镇全面打造“神奇瓦子寨·幸福新龙田”的力量源泉。

龙田镇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引领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擦亮红色底色,打造本地特色,通过重点打造“红色村”,大力实施“红色+党建”工程,同步推进村党组织示范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积极探索推广“党建引领、红色铸魂、绿色发展、振兴乡村”的经验做法,有力推动基层党员意识回归,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振兴等工作更有抓手、更有依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变红色优势为精神动力,发扬光荣传统,奋力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红色村”

安上强劲党建引擎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红色村’建设主要是抓好党建示范、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三方面的工作。”龙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就是要抓好党建示范这一基础工作,让“红色村”成为落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行动计划,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标杆示范。今年以来,龙田镇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注重挖掘和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领略革命精神的真谛,传承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历史走到今天,宁乡在革命征程中,有630位烈士在册,其中,在龙田镇这片热土上就有30位烈士、英模,他们背后有着很多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每每提及,总是激荡人心。目前,龙田镇有6座保存完好的烈士墓,有柘湘公路纪念塔和夏尺冰烈士纪念广场。

龙田镇星罗棋布的红色坐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凝结了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蕴含着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各具特色的地方红色资源是龙田镇的“红色记忆”,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精神资源。更好地将红色资源应用于党史学习教育中,能够滋养初心、淬炼灵魂。

蓝天碧水,炊烟袅袅,流水潺潺。10月30日,走进龙田镇横岭村,金桂飘香,处处生机勃发,如同一幅宁静的水墨画,让人忍不住驻足。在这片土地上,长眠着烈士夏尺冰。黄埔军校毕业的夏尺冰曾任宁乡县委书记等职,1931年被杀害于长沙小吴门,年仅26岁。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龙田故事,龙田镇专门成立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工作小组,对镇域内6个烈士墓进行修建和整理,通过大量细致的走访,充分挖掘、记录、整理好烈士故事和英雄事迹,编印《龙田英烈谱》,从英烈故事中感悟榜样力量,从脚下这片红土地吸收深厚养分,让英烈事迹广传于世,涤荡心灵。龙田镇将以柘湘公路纪念塔、夏尺冰烈士纪念广场等本土红色资源为独特优势,重点将横岭村打造成为红色文化村,组织党员干部就地就近就便开展体验教学,让党员干部学清楚、学透彻、学到位,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活”起来的红色资源是生动的教材。龙田镇用好丰富的本土“红色教材”,深入挖掘背后的革命精神。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承载着栉风沐雨的火热革命,记录改革开放的创新创造,彰显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初心使命。创业、守业的整个过程一以贯之、不可割裂。一系列有特色、亮点的红色主题展览就是一堂堂鲜活而又生动的党史课,依托红色教育阵地资源,建党百年长卷“动”了起来。

“火”起来的红色打卡地是“行走的党课”。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是一种传承革命文化、激发爱党爱国情怀、凝聚新时代团结奋进力量的有效方式。龙田镇深耕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升级红色阵地,用活“红色载体”,能够全方位、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走心。龙田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全覆盖,做到深入有效,就要充分筑牢村(社区)党总支“战斗堡垒”,激活党小组“细胞”,打通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通过“领导讲”“老师讲”“党员讲”“干部讲”“烈士后人讲”的“党史五讲”模式,把党史讲深讲透、讲好讲活;通过到柘湘公路纪念塔、夏尺冰烈士纪念广场等本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烈士后人讲述烈士故事”“缅怀英雄功绩发扬英模精神”等主题教育,聆听革命故事,传承榜样力量;通过“花鼓戏”文艺汇演、“山区讲唱队”宣讲、“龙田好故事身边好典型”主题征文、“党史小课堂相约八点半”、党史知识大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出“干部夜校”党史系列课程,让干部在党史学习大讲堂上有所思、有所悟。

盘活资源

赓续红色革命精神

走进横岭村,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红色氛围,壁画、雕塑处处透露着该村的红色底蕴。夏尺冰烈士纪念广场和新建成的英烈长廊,游客络绎不绝。

熠熠生辉的党史教育广场、诉说历史的乡村古井、绿意盎然的生态采摘园……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横岭村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农旅融合、产业致富,以红色精神带动绿色经济,按照“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村民富在产业上”的思路,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休闲农业+电商农创+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用富民产业扛起乡村振兴大旗。

横岭村依托夏尺冰烈士、刘晓梅烈士等本土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并结合产业发展现状,积极探索集党建综合体、产业综合体、田园综合体为一身的“三体”融合发展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现在村里党员不仅是乡村建设的先锋队、岗位员、监督员,还是致富带头人和村情民意搜集员。”横岭村党总支书记夏雄球说,与常规的党支部建在属地不同,该村还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建在外出党员队伍中,设立了多个党支部。与此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把基层党组织建立到一级网格、二级网格中,“每个村民小组都安排了党员联络人,村民大事小事都能找党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村”建设中,龙田镇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与开展主题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建设了一批红色文化主题设施或教育基地,让革命精神都活起来,成为生动的红色教材,推动形成红色文化宣教区。

“‘红色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上,让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龙田镇相关负责人说,乡村要振兴,要有资源与产业的带动,要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

乘着乡村振兴春风,横岭村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推行“合作社+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突破发展农村产业单一格局,成立宁乡市回水湾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中草药种植、家禽养殖、香稻种植,产品深加工,打造连片美丽屋场,形成党建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筑起村民稳收增收、快速致富的“高速路”。

“以前我们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果树零散种植,产业发展单一,村民收入比较低。年初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镇村党员干部的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下,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与宁乡市状元农产品党支部结对共建,成立宁乡市回水湾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并引进种植经验丰富的宁乡科鸿合作社共同管理、统一销售,实现村企共建规模化、一体化、机械化的产业发展。”夏雄球告诉记者,因横岭村在家务农人员居多,为增加村民收入,让村民就近就业,稳定困难群众收入,促进产业发展,创造产业氛围,带动村民共同搞好产业,经支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致决定,采取了更科学的方式发展产业。这样既拓展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村流转土地620亩,建设了200亩蔬菜基地、345亩香稻基地、70亩艾叶基地等三个产业基地,正在引进600亩的南瓜种植基地及烟叶基地。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万元。今年,经过产业发展,再盘活农机、拖拉机、洒水车出租等一些闲置资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保守估计达25万元以上。”夏雄球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购苗、统一管理和政府销售、企业销售、商超销售、电商销售“四统一四销售”模式,大力发展蔬菜深加工特色产业。同时,聘请相关技术员负责实地指导,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充分激发了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心和积极性,使产业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以发展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把横岭村建设成为美丽富强的和谐家园。”对于未来,夏雄球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