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长沙人的“幸福故事”,连载第14年!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 大瑶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

随着新年的晨曦点亮大地,在花炮小镇大瑶,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的图景—— 花炮产业产销两旺,4.5万从业者...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近日,本公司发现社会上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发布“长银五八消费贷”相关介绍信息,诱导广大客...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长沙人的“幸福故事”,连载第14年!

发布时间:2022/01/04 新闻 浏览:75

连载第14年,“幸福长沙”的故事又一次更新。

12月30日,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行,长沙再次登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从2008年至今,幸福已连续14年敲响“长沙门”。

幸福城市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多年来,长沙全力跑出加速度,努力建设人民的幸福城市、幸福的人民城市,让温暖遍布星城的每个角落,让幸福绽放在每个长沙市民的笑容之中。

翻阅长沙这一本“幸福秘笈”,写满了城市主政者“人民至上”的理念,烟火升腾,幸福满满。

“稳”字诀——以城市发展筑牢幸福基石

过去5年,长沙创造了一连串幸福“密码”: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100亿元,常住人口突破1004.79万人,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国省会前列……

围绕做大城区、做强园区、做优片区、做实县区、做靓社区(村),长沙着力推动城市能级、发展规模持续提升,为幸福生活筑牢根基。

行走在星城,湘江两岸的夜景流光溢彩,岳麓大道、三一大道等“门户大道”景观绿化疏朗通透,大街小巷里欢声笑语、烟火沸腾,“长沙蓝”“星城绿”“夜景美”屡屡刷屏朋友圈。

按照“四精五有”要求,长沙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两年完成85条大街提质改造,精心打造100个城区精美小区,持续升级“一江两岸”夜景,涌现出一批网红打卡地。当前,长沙正启动1011条支路街巷整治提质工程,打造美丽舒适宜居品质城市让市民幸福触手可及。

“大美星城”颜值出圈,“硬核产业”让幸福长沙硬实力满格。工程机械奔向世界级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唯一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获得四块国家牌照的城市;三安、惠科、铁建重工等一批制造业标志性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数字经济规模超3500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第12位……

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制造”到“智造”,长沙步入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已精心培育22条产业链,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三智一芯”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接下来,长沙还将重点打造“1+2+N”产业集群体系,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挺进中国“制”高点。

“优”字诀——以营商环境构筑幸福高地

凭企业的一纸承诺,便直接作出相关行政审批决定,这听起来很“大胆”,对企业来说,却是实在的获益——长沙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两年多来,企业需要准备的申请材料压缩了28%,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幸福城市,应该给人以面向未来的信心与拼劲。长沙坚持将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打造,让每一个长沙人都能在星城大胆拼搏、放心奋斗。

企业开办审批、不动产登记分别控制在1个、2.5个工作日以内,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36-38个工作日,率先在中部地区设立“企业家日”,真情实意、真金白银关心扶持企业……

近年来,长沙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评比中排名升至第9,成为全国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市场主体突破135万户,其中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78家,稳居中部首位。

营商环境高地,还离不开长沙“房价洼地”效应。目前,长沙房价收入比为6.2,为全国50座重点城市最低。近年来,长沙还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5万套,改造棚户区1367.5万平方米,让近40万居民圆了安居梦。

“安居乐业”,成为长沙人触手可及的幸福,越来越多“新长沙人”正在用脚投票。过去十年,长沙净流入302万人,仅2020年一年净流入超过50万人,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二。而长沙从不“亏待”每一份热情——近年来,长沙始终聚焦人才成长发展,不断完善精准引才、科学育才、用心留才机制,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与星城长沙一道幸福成长。

“暖”字诀——以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

“电梯安上,我们就不用憋在家中,出门买菜、散步、锻炼都方便了。”2021年,不少长沙市民都发出了同样感叹。在长沙老旧楼房中,“上下楼难”成为很多老人的心病,随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启动,这心病不药而愈。

2021年,长沙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全力解决“床位、学位、车位、厕位、梯位”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身边事、烦心事,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5所、新增学位5.7万个、医院床位2200个、车位18.7万个、改厕2.06万个,并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200余台。

12月26日,长沙普降大雪,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冒着鹅毛大雪自发铲雪除冰。

城市的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近年来,长沙大手笔改善民生福祉,倾心为民办实事,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1年国庆节前,益阳市户籍的蔡日新从长沙市开福区的出租房,搬进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公租房,这让长期“蜗居”的一家三口喜出望外。这份“惊喜”的背后,是长沙打破户籍壁垒,将帮扶政策覆盖到城市所有困难群体,让所有在长沙工作学习生活的人们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让发展的红利切实落到老百姓的口袋里——这是长沙主政者不变的准则。率先全国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关爱的“全龄友好理念”城市,让每一个群体都感受到幸福温度……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公共服务精准优化。

如今,居住在长沙,出门步行不过15分钟,就可吃上放心早餐,到光鲜如大型超市的农贸市场买菜,而且看病、上学、阅读、健身等,都可在这个以家为圆心、步行15分钟路程为半径的“宜居圈”里解决…..“15分钟生活圈”覆盖全城,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新”字诀——以创新治理增添幸福成色

“挂号、缴费、查询,一部手机扫码就搞定!”不久前,长沙的孙女士来到医院进行妇科体检。虽然是第一次通过居民电子健康卡就诊,但是谈及此次就诊体验时,孙女士直言:“整个就诊流程又快又顺利!”

“码上挂号、码上缴费、码上看报告”。从带卡就诊到“码”上就医,孙女士的故事,只是长沙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在长沙,已有119家医院接入了便民的“智慧医疗”系统。

幸福的长沙城,依托“互联网+政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打造城市现代治理样板中实现幸福再升级。

率先建设新型智慧示范城市,打造功能丰富、覆盖广泛的城市综合服务移动平台,上线各类服务2520项;推行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极简快办、就近好办,让市民享受到便民普惠的美好数字生活。

建设平安长沙,在种种不确定中高水平守护好市民幸福生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长沙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以最快速度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实现“四零”防控目标,打赢两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建设文明长沙,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优势,持续擦亮“雷锋家乡学雷锋”品牌,全市“雷锋志愿者”注册人数突破百万,满城“志愿红”让星城长沙更有温度、生活充满温情、市民倍感温暖。

幸福是一个抽象名词,它因人而异,却在无形中深深嵌入每一位城市居民的生活之中,14年连续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长沙,用城市发展的效果与社会治理的效率,将幸福最终具像为长沙人民脸上的那一朵朵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