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delicac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美食 > 湖南桂阳南方苹果南方红2代一样甜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 大瑶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

随着新年的晨曦点亮大地,在花炮小镇大瑶,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的图景—— 花炮产业产销两旺,4.5万从业者...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近日,本公司发现社会上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发布“长银五八消费贷”相关介绍信息,诱导广大客...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湖南桂阳南方苹果南方红2代一样甜

发布时间:2021/08/13 美食 浏览:149

8月,正是南方苹果成熟季节。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方元镇塘下村马巷组中国南方苹果科研基地,山坡上一行行果树枝头挂满了苹果。阵阵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清香。

这里是桂阳金盾南方苹果有限公司的种植核心区。在一个小山坡下,记者见到一位皮肤黝黑、正在忙碌的人,他就是成功地把北方苹果种植在南方土地上的普通农民——袁光明。

把北方苹果引种到南方,袁光明说——

穷则思变,农民也要敢于冒险

“对面的那座山形似马鞍,山脚下有着一排排漂亮房子的地方就是马巷组,以前这里大多是土坯房。‘马巷马巷十年九旱,天不下雨缺粮流浪。’这首民谣唱出了马巷村民过往苦涩的日子。”站在半山腰上,桂阳县经科局的同志指着东南方向记者介绍。

上世纪80年代修建郴嘉铁路,土地被征收后,马巷组的人均农田面积更少了。全村50多户人守着40多亩农田过日子,温饱都成问题。

为摆脱贫困,时任小组长的袁光明号召村民向荒山进军!他带领乡亲们兴修水利,开荒种桃子、柑橘、板栗等。

几年后,种下的果树挂果了,一个个山头硕果飘香,乡亲们满怀喜悦。然而,由于市场供大于求,许多果子积压在树上烂掉了。丰产不丰收,乡亲们愁容满面。

袁光明更是夜不能寐。“种常见的桃子、柑橘、板栗卖不起价,必须改种南方没有的特色水果才能持续增收。”袁光明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件事。

“种苹果怎么样?”

“南北方气候条件截然相反,南方不适合苹果生长。”不少人给袁光明泼冷水。

“不尝试怎么知道南方就不能种苹果呢?说不定成功了,大家也可以跟着种苹果增收。”袁光明坚定了发展特色水果的决心。

而为了这甜甜的南方苹果,袁光明吃了不少苦头,付出了不少心血。

1997年,袁光明专程跑到山东、山西考察学习。

1998年春,袁光明借钱买了150株苹果苗,带领3个儿子上山开荒种下苹果苗。他吃住在山上,手掌长出厚厚的老茧,腿肚子常被荆棘划破。

3年后,苹果树终于挂果了。可是,每株树稀稀拉拉结出几个苹果,他迫不及待摘下一个咬了一口,又涩又硬又酸。

妻子看着袁光明沧桑的脸庞半是心疼半是埋怨:“老袁,你就不要在苹果树上浪费精力了。”

“不,失败是暂时的,只要辛勤钻研,我不信种不出又大又甜的苹果。”袁光明说,一定要为乡亲们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

“北方的苹果怎么能在南方栽种?”有人劝袁光明别倔了,另外找一条致富路。

但他不为所动。

找本地与苹果有亲缘关系的树种进行嫁接——

不骄不馁,几经努力种出甜甜的南方苹果

袁光明想,育苗是发展苹果产业的重要一环,要想将苹果引种到南方,必须对原有的树苗进行改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利用异花授粉,梨子也是异花授粉,杂交应该可以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袁光明分析失败原因,“我第一次栽种的苹果苗,只有一个单一品种,结的果子才不理想。”

“种别人不种的水果,必须依靠科技手段,这样才能创造奇迹。”尽管文化程度不高,袁光明却坚持订阅多种农业科技报纸杂志,向书本、向种植能手学,在实践中改进。

走进袁光明简陋的办公室,只见书桌上摆放着《苹果综合管理技术问题精编》《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中国果树》等书,卷角的书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袁光明钻研起异花授粉技术,他在原有的苹果树下嫁接两个新品种。又一个3年,苹果产量果然上来了,平均每棵产量达40公斤以上。

虽然实现了丰产,但口感仍然不理想,又硬又小又酸,而且易掉落。原因出在哪?

袁光明跑到陕西、山西等地向苹果种植能手请教,终于弄明白了:在南方高温高湿及酸性土壤条件下,要想苹果品质好,不易掉落,必须在本地找到与苹果有亲缘关系的树种与之嫁接。

袁光明走遍了方圆百里深山老林,先后选了野海棠、香椿等树种作为父本,在苹果树根部进行嫁接。同时,采用不同品种高位嫁接,不断驯化。

袁光明把家里的收入大都投到苹果树苗嫁接、驯化上,连衣服也舍不得买。

嫁接、驯化,袁光明从品种的适应性、接穗到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全方位遴选。幸运女神终于被袁光明的执着打动,2006年他培植出产量高、又脆又甜的卡拉青苹果。消息传开后,乡亲们纷纷前来一探究竟。

科研路上无止境。2009年,袁光明又从陕西、山西购买红富士品种进行嫁接、驯化,2012年培植出又甜又脆的“南方红1代”。

袁光明成立桂阳金盾南方苹果有限公司。2014年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喜讯,他的“可适于湘南及以南地区的苹果树苗培植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国南方无法种植出优质苹果的技术空白。

败不馁胜不骄。袁光明坚持钻研,如今已培植出卡拉、红富士、大红芸等16个品种。

建南方苹果优质苗木基地,培育有机苹果——

新品种已扩种至我国南方14个省份,还走出了国门

“南方苹果一年种植,三年挂果,反季节市场空间大,货源少,价格自然好。”袁光明向前来取经的种植户介绍。

南方苹果科研基地果满枝头,游客邓文平品尝甜甜的红富士后,购买了40公斤,撂下800元钱,满意而归。

如今,南方苹果科研基地规模达到60亩,年产苹果近3万公斤。袁光明还建立了一个南方苹果优质苗木基地,每年可育苗13万余株,带动200多名乡亲就业。

为让更多乡亲致富,袁光明和县相关部门大力推广种植南方苹果。2014年起,桂阳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在该县方元镇、白水瑶族乡等地建立南方苹果优质苗木基地及种植示范基地。

县里对建成的南方苹果优质苗木基地每亩奖励6000元,连片种植示范基地达到1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300元。袁光明义务传授栽培、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目前,全县60余户村民种植南方苹果800余亩。

在袁光明帮助下,方元镇下邓村村民邓石宝种了50亩南方苹果,去年迎来丰产期,收入达8万多元。

白水瑶族乡村民陈东武的110余亩南方苹果今年大丰收。

花垣县道二村村民龙党生,看着南方苹果压弯枝头,他给袁光明报喜:“师傅,今年我的苹果园又丰收了。”

6年前,龙党生向袁光明购买了1.2万株南方苹果苗,建成了一个200亩的采摘基地,带动200余人增收致富。在袁光明指导下,去年龙党生种的南方苹果进入丰产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7月12日,江西南丰县果农谢军辉驱车来到马巷组,向袁光明表示感谢。

“几年前,朋友跟我分享了袁师傅种苹果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个有奔头的产业,于是种了100多亩,得到袁师傅的大力支持。”谢军辉说,他还建立了一个南方苹果优质苗木基地,每年卖苗木收入达600余万元。

如今,南方苹果已推广到湖南、江西、浙江、海南等南方14个省份,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带动5万余人增收致富。

南方苹果还走出了国门,在海外开花结果。2018年4月,在尼泊尔从事农业研究的华人林炳坤教授,把南方苹果引种到尼泊尔,今年已挂果,当地居民品尝后赞叹不已。

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今年,69岁的袁光明培植的“南方红2代”耐高温、抗虫害,单果净重量达300克,市场前景广阔。

烈日下,袁光明仔细观察“南方红2代”的长势,他希望培植出更多优质品种,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南方苹果,万树摇曳,香飘山野,一年更比一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