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乡村振兴“开卷” 株洲这样作答
发布时间:2022/02/09 乡村振兴 浏览:133
春节,人们跨越山海奔赴家乡。将乡愁栖居之地建设成为“强富美”,正是乡村振兴的愿景所在。
对乡村振兴,中央设置了5年过渡期,以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换句话说:一边夯实基础,一边探路振兴。
回首2021年,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株洲提笔回答了啥题目?留下了哪些精彩笔墨?听记者为你道来。
●拿下“基础题”防返贫“防火墙”妥妥的
沙土上不能盖房子。乡村要振兴,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基石。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后,还会有“贫困户”吗?
当然有!2020年告别的是“绝对贫困”,而非“相对贫困”。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摆脱的是“绝对贫困”,意味着其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
至于“相对贫困”,因为有比较,伸缩空间很大,因病因灾等意外造成严重困难的情况仍有发生,农村地区抗压能力较弱,返贫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从株洲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严守防返贫底线,株洲延续了一贯的精准做法,建立健全了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除建档立卡脱贫户,株洲聚焦返贫监测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切实筑牢防返贫“防火墙”。
“来电”预警、线下核查,株洲创造性地构筑起防返贫预警监测平台,颇有“工业风”。
2021年初,株洲建成全省首个“电力大数据+防返贫”预警监测平台,并进行常态化运作。从用电变化、交费异常等状况,平台对有返贫风险的用户发出“红”“黄”“蓝”三级预警,为返贫监测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线下,通过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干部走访排查,进一步完善防返贫风险预警和核查机制。
此外,株洲还通过设立帮扶应急专项资金、购买防返贫保险、开展就业与消费帮扶等方式,织密返贫帮扶保障网。
据记者了解,2021年以来,株洲切实夯实振兴基础,累积识别监测对象4460户11419人,取消风险2876户7742人;对监测户、严重困难户等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360万元应急资金,并给予及时帮扶等。
●发力“深度题”建设湘赣边示范区再“得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株洲最大的优势在哪?
答案见仁见智,在记者看来,是湘赣边区。
2019年,“创建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被写入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此后新动作频频。
2021年10月再迎重大利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株洲“南四县(市)”被纳入示范区建设,成为湖南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的主战场。
一系列历史机遇与政策“春风”,叠加红色革命热土、绿色生态宝地等独特资源优势,都在拓展株洲建设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想象空间。
回顾2021年,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亮点纷呈:
“红色专列”沿着恢复客运的醴茶铁路铿锵行驶,奏响了湘赣边发展“振兴曲”;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举行,产业、金融、办学、政务服务等方面集中签约,串起了老区人民的“幸福路”;
株洲36家企业、57个农产品被授权使用“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丰富了手中的“产业牌”……
用工业化思维做农业,醴陵明月镇成立联村党委,整合7家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完善产业链,大力推进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计划引进资金建设自动化加工线,打造“辣椒小镇”。
株洲着力推进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全国的乡村振兴试水探路,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提供支撑,也是为建设“幸福株洲”完善湘赣边区“拼图”。
●答好“必答题”为振兴事业“找人手”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2021年春,株洲尽锐出战,选派市县两级各类工作队488支、驻村干部1054人,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
记者欣喜地看到,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从驻村扶贫工作队到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接续奋斗的故事凝聚起强大的感召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建设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在村干部中间,“80后”“90后”已不鲜见:石峰区大冲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2019年辞去央企生产管理岗位,返乡投身乡村振兴;攸县菜花坪镇苏塘西村,“90后”王志刚回乡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巧妙地破解了合村不“合心”的老大难问题;炎陵县中村瑶族乡鑫山村,37岁的蓝盛钱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正带领村民打造农旅结合村……
记者注意到,2021年5月,株洲9个县市区68个乡镇党委完成换届,602名新一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其中6名定向可回省直、市直单位的选调生,选择自愿留在乡镇。
基层干部增添了“新鲜血液”,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在增多。
曾在深圳一家公司担任高管的“80后”王武,返回家乡醴陵后与7个同学组团创业,追梦乡村振兴。团队成员有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也有擅长销售的电商“达人”等。
记者相信,随着更多人才“活水”注入,必将激荡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