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湘西永顺:筑牢生态基底 释放发展红利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 大瑶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

随着新年的晨曦点亮大地,在花炮小镇大瑶,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的图景—— 花炮产业产销两旺,4.5万从业者...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近日,本公司发现社会上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发布“长银五八消费贷”相关介绍信息,诱导广大客...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湘西永顺:筑牢生态基底 释放发展红利

发布时间:2022/06/28 乡村振兴 浏览:138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湘西州永顺县西歧乡坚持生态保护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多举措推进林长制工作,不断巩固生态优势,让绿色成为西歧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为实现该乡永续发展和造福子孙后代打下了良好基础。

“头雁率队”责任到人,“一长三员”协作保绿

西歧乡地处永顺县西部,东与灵溪镇相连,东南与大坝乡毗邻,南与对山乡相接,西与龙山县靛房镇相接,北与首车镇接壤,总面积90.23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1176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53%,2021年统计全乡共有造册登记的树名木208株,楠木、红豆杉等珍稀簇群4个,垂柏、枫树、钩栲簇群6个,生态安全屏障较为牢固,但也面临山林资源保护基础薄弱、森林防火压力大、个别老百姓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强化等问题。

统筹考虑辖区生态与发展的关系,西歧乡吃透弄懂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林长制“五绿”体系建设,着力探索“一长三员”(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分区负责的网格化管护体系,初步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的森林草原资源监测监管平台。

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西歧乡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加快推行现代化新西歧建设。明确了以乡党委书记为林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第一副林长的领导小组,驻村班子为副林长,乡纪委书记任乡监管员,执法队为执法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同时强化乡村两级协作,遵照上级林长指挥协调,加强与县林业、国土等部门对接联系,乡村两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林长制工作。目前西歧乡共有乡级林长9名,村级林长14名,监管员7人,执法员2人,专职护林员55名。该体系对全乡7个行政村进行了全覆盖,将每个山头地块都纳入林长和护林员的监管范围,从制度层面基本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总体目标。

“网格管理”密织防线,“纵向贯通”恪尽职守

抓网格划分。西歧乡将辖区山林按行政村界线划分管护网格,每个网格根据森林面积大小再结合交通、河道、岭埂等界线细化成若干网格片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行分片包保责任制,要求各网格有效担当防止林木盗伐、森林防火、林权明晰、有害生物防治等任务,切实维护生态安全之责,做到田间地头皆有人管,确保森林生态安全。瓦厂村护林员队长吴明章介绍,实行林长制以来,林长与护林员联动更多,效率更高,2021年瓦厂村留守老人因焚烧玉米秸秆引起火灾,护林员在巡山时发现火情,立即向乡村两级林长报告,乡里组织协调消防队伍对火灾现场进行控制,从发现情况到扑灭火灾,总共用了不到20分钟。

抓学习培训。每年对辖区护林员进行不低于两次的培训,以教育培训强队伍,提高掌握林业政策法规知识的水平,依法履行好各自职责;以多批次不同侧重点的学习促队伍素质提高,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业务精湛的林长队伍,帮助护林员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成长,在胜任护林工作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宣传好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好森林防火要义、乃至参与疫情防控、参与疫情防控、参与安全生产,进一步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推进现代化西歧建设,

抓责任落实。深化护林员考核机制,推动履职担责。每半年一次森林防灭火演练,每月一次集中总结,每季一次集中排名。以微信群、电话短信等联系方式,强化人员管理。注重工作留痕。对连续两次排名最后的护林员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村一级护林员每周一晚上准时在村部碰头,对上个星期的巡山工作进行总结,一起交流巡山发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下个星期的工作做好相关准备。做到一天最低巡山1次,每次不低于60分钟。先后因年龄或疏于职守等因素,解除不合格的护林员8名。

抓机制创新。利用乡村振兴走访入户、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在全乡范围内宣传森林防灭火、林业病虫害等知识,让更多村民了解林长制工作,拥护林长制工作,积极参与义务护林护绿,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林长制的推行,使林长、护林员对自己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责任心更强,工作热情更加饱满。”西歧乡党委书记杜娜娜在与州级督导组某次交流时表示,“去年合心村护林员在巡山过程中,发现该村有外来人员违规采伐金弹子树的可疑痕迹,立即向乡林长制办公室进行报告,乡村两级林长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没收违规采伐工具,让西歧绿水青山得到了有效保护。”

“绿色长城”赋能发展,“生态底色”助力振兴

生态环境好了,产业发展底气更足。在中坝田村和西歧村,村民在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利用退耕荒地发展林下经济,千亩猕猴桃和千亩莓茶相继在荒坡上扎根,成为西歧乡改善地方生态环境、壮大各村村集体经济的主力军。此前在西歧乡陆续种植的五千亩油茶林现已逐渐进入盛果期,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成为了当地百姓致富的“绿色银行”。

据不完全统计,应用“林长制+乡村振兴”林业产业惠民模式,当前全乡共有150多户农户从事林下种植,兼顾发展林下养殖200多亩,可实现年产值310万元。林下养殖主要包括牛羊、土鸡、蜜蜂等特色养殖,林下种植则利用油茶树的间隙,套种花生、中药材、玉米、黄豆、红薯、烤烟等经济作物,“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收效良好。

西歧的绿色发展没有停留于保护,结合趋好的生态,该乡还对部分通乡和通村公路进行了绿化亮化,沿途草籽花开,再加上掩映在青山绿水处干净整洁的“最美农家”,促就当地乡村旅游焕发出勃勃生机,节假日期间,美丽西歧一步一景游人如织,渐成生态网红打卡地。山青水绿,白鹤飞翔,“一长三员”体系建设落实落细了西歧乡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责任,后续不断地生态建设,更加厚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底色。

“从事护林员工作以后,一年能有10000元工资收益,同时可以在家门口发展产业,护林之余,靠着发展油茶林,一年还能多收入6000元。青山常青,金山长留,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西歧村护林员覃长奎表示。

“生态变好了,河里的鱼虾又回来了,时常可以看到天上鸟儿成群结队,山上有野猪竹鸡,田头有田鸡水蛇,傍晚白鹭最多,成群栖息在溪流旁边的树丛里,生态改善以后,野生动物日趋活跃,种群也日趋丰富。来这里的游客也变多了。”望着满眼的绿,家住中坝田村的老百姓这样描述。

泗溪毓秀奔酉水,千山凝翠入画来。生态兴则文明兴,今后,西歧乡将进一步在思想和行动上夯实林长制工作,切实发挥林业在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使命,继续带领西歧人民,严守生态红线,巧手打造绿意盎然的生态西歧,为秀美山川增色,齐心协力共绘美丽湘西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