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澧县官垸镇:年产值近10亿!甜蜜葡萄“串”起致富路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 大瑶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

随着新年的晨曦点亮大地,在花炮小镇大瑶,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的图景—— 花炮产业产销两旺,4.5万从业者...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近日,本公司发现社会上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发布“长银五八消费贷”相关介绍信息,诱导广大客...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澧县官垸镇:年产值近10亿!甜蜜葡萄“串”起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2/08/27 乡村振兴 浏览:143

浩浩沅澧,美丽迸发。乡镇产业挑起了常德市乡村振兴的基本盘。是常德广大乡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的坚强依靠。

为挖掘常德乡镇产业好的经验做法,宣传推介一批有特色产业、有示范意义的乡镇,红网常德站拟从全市选取了一批特色产业乡镇,塑造和强化乡镇产业品牌,讲述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

绿蔓繁茂处,又闻葡萄香。夏天最是有味道的季节,空气中随处都弥漫着炙热的阳光味、缤纷的果香味……而对澧县官垸镇而言,夏天则是清甜的葡萄味。

火热八月,正是葡萄成熟时节,澧县官垸镇也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刻,种植户和采收工人抢抓农时忙采收,冷链车和物流公司装车运输忙得不亦乐乎,葡萄收购点遍地开花,大街小巷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官垸镇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做好“葡萄”文章,打造出了一条“甜蜜产业链”,让小葡萄“串”起了农民致富路。

葡萄种植展新颜,日子“甜”

澧县官垸镇位于澧县东端南部,地处松滋河中、西支之间,四面环水,垸内面积159.3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33万亩,“阳光玫瑰”葡萄近万亩,是全国单品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

8月19日中午,仙桃村脱贫“明星”樊明喜正带着工人们忙着采摘、挑选、装盒。“刚刚装满一辆冷链车,还有个小伙子在等着装车发走,我们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了。”擦去额头的汗水,樊明喜笑着说。

今年46岁的樊明喜是官垸镇的“脱贫红人”,早年间他守着10多亩田地,种植水稻、棉花、玉米,拼尽蛮力,勉强填饱家人肚子。2011年,妻子突发疾病,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血小板只有常人的四分之一,经常腿软、头晕,每年医药费2万多元。此外,母亲年岁已高,经常用药,小孩在读中学,生活相当困难。

2014年,脱贫攻坚打响后,各项扶贫政策给他减负,同时也点燃了他的脱贫激情。他多方筹资,种植了8亩“阳光玫瑰”葡萄。他吃苦耐劳,精耕细作,多次参加葡萄种植技术培训。2015年,他的“阳光玫瑰”收益达到15万元,还清了借款还略有盈余。2016年,樊明喜种的葡萄赚到10多万元毛收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品质不断提高,收入节节攀升。近年,他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7亩,年纯收入超过40万元,这个拿了一手“烂牌”的汉子,硬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种”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富裕起来后,樊明喜也没忘了乡邻。

2019年,邻村有5.5亩阳光玫瑰葡萄管理不善,葡萄藤枯萎,樊明喜随即接过“烫手山芋”,悉心照料1个月,葡萄藤起死回生,挽回损失近10万元。樊明喜还牵头成立葡萄专业合作社,周围的乡亲们在他的带领下,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全身心地把自己的劲头和想法扑在土地上,让自己成为合格的职业农民,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谈及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樊明喜信心满满。

葡萄蹚出新市场,销路“畅”

这个闻名全国的“葡萄镇”,每到葡萄成熟的季节,便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慕名前来收购、游玩、采摘,一串串葡萄正成为群众的致富果、幸福果。

走进湘晴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农们在分拣流水线上忙碌着,他们要将今天收集的果子按照甜度、果径等标准,分级别打包。不远处,几辆冷链运输车一大早就停在合作社的冷库前,合作社理事长高守忠正在组织社员搬运新打包好的葡萄出货,搬上冷链车,不久后便能送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商超。

果香也怕路途远,储运问题决定着市场销售半径。

“以前收购葡萄都是在地头直接装车走的,不确定因素确实比较大,一车不够,半车也得走,费时费力还费钱。”来自深圳的郭烈,是果商大军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自从合作社有了冷库之后,新采摘的葡萄在里面可以储存一段时间,也方便分拣,鲜果损耗少了。

“我们采购的葡萄主要销往各大商超,对品质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这里的阳光玫瑰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葡萄量大、质优,品质比较稳定,在全国各大水果商超深受欢迎。另一方面,咱们这配套设施完善,分拣、打包、冷库储藏一站搞定,葡萄不同于其他鲜果,对温度更敏感,如果配套设施跟不上,是很难合作的。”郭烈说。

今年,湘晴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是搭上电商“直播”快车“惊艳”全国。

8月18日,在快手平台一主播的直播间,“湘晴”阳光玫瑰一场销售15万单,销售额高达550万。高守忠告诉记者,由于合作社采取“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产品销售”的模式,帮助果农们科学种植,产出的果子品质好、甜度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电商又和我们签订了33万单约100万斤,大概能有1500万的销售额,今年光这一个平台我们就有2000万的销售额呢。”高守忠一脸喜悦。

从葡萄育苗、种植延伸至分级分拣、预冷入库、分装转运,官垸镇已经打造了一条葡萄全产业链,“串”起了热销路。

目前,官垸镇有4家大中型交易市场、冻库6家、分拣棚124个。“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达1.65万亩,年产值达9.07亿元,占据了北上广深、武汉、长沙等一二线城市高端葡萄市场近70%的市场份额,“阳光玫瑰”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串串”。

葡萄串起产业链,保障“强”

从一颗葡萄到一个产业,官垸镇“阳光玫瑰”如何走上产业的康庄大道?探究背后的秘诀,是官垸镇政府对葡萄品质的把控,用品质赢得市场,创造效益,打响品牌。

官垸镇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以质取胜,品牌为王”的道路,减产提质增收。制定了8个关于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以及葡萄农事卡,对葡萄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有机肥使用和分级标准等规范管理,逐步扭转葡农贪产求快、只求短期利益,果品质量难以保证的局面,为官垸镇葡萄精品、高效、优质战略提供有效保障。

“叶果比例要控制好,严格控制种植密度。很多农户追求产量,一亩要种出五六千斤葡萄,我们一般控制在3000斤以内。虽然葡萄产量降低了,品质却提高了,确保了颗颗都是精品,市场效益当然更好了。”鸟儿洲村的年轻种植户王琦讲起葡萄种植来头头是道。

在追求品质的同时,官垸镇还强化技术培训,成立官垸镇“阳光玫瑰”葡萄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与中国农大、湖南农大开展产学研合作,以“走田坎、进果园、入农户”的服务模式,邀请了全国葡萄专家深入到每一个葡萄园中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指导。近年来,累计开展田间技术培训52次,培训种植户22000多人次,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优,葡萄品质量过硬,也要懂得“吆喝”。

这些年,官垸镇政府在葡萄推介上没少下功夫。通过参加“葡萄节”、外出推介、葡萄经销商签约等一系列活动,确保了官垸葡萄的销路通畅。2018年,更是成功注册“官垸葡萄”商标,全镇所有葡萄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对外销售,标志着官垸镇向实现品牌富农、助力乡村振兴迈出了重要一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阳光玫瑰’葡萄品牌做大做强,请全国顶尖的葡萄专家来我镇实地授课,到葡萄园里实地指导;加大宣传力度,把好的葡萄宣传到全国乃至全球,让外地客商了解官垸的葡萄,采购到官垸的‘阳光玫瑰’;进一步优化服务,让好的果品卖出好的价钱,让人民群众得到好的收益。”官垸镇党委书记颜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