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长沙市天心区:村美民富产业兴 乡村振兴让这里实现嬗变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 大瑶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

随着新年的晨曦点亮大地,在花炮小镇大瑶,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的图景—— 花炮产业产销两旺,4.5万从业者...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近日,本公司发现社会上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发布“长银五八消费贷”相关介绍信息,诱导广大客...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长沙市天心区:村美民富产业兴 乡村振兴让这里实现嬗变

发布时间:2021/12/16 乡村振兴 浏览:153

初冬时节,再次来到长沙市天心区大托铺街道,和煦的阳光照在干净清爽的道路上,垃圾桶整齐摆放在路边,农家小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住户门前花木艳丽。

一方庭院,开窗见绿,推门闻香,一步一景……原本住在“土味”村庄的村民们,也过上了“洋气”生活。和几个月前相比,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能品到几分“惊艳”的味道。

“村上买了四季海棠、三角梅给我们种,大家都乐得把家门口装扮漂亮。”兴隆村村民贺玉辉大姐很是热情地介绍起来,并拉着记者来到村口的小游园,主动担当“讲解员”:“你不知道,原来这是一条又臭又脏的黑水沟,后来合议改成了小游园,白天大家都来这散步扯谈晒太阳,到了晚上广场舞一跳就更热闹了!”

末了,贺大姐还不忘总结一句:“要我说,住高楼大厦里可没村里这么舒服。”

诚然,村民口中的变化是对如今美好生活的充分肯定。尤其是2021年来,大托铺街道抓牢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以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等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村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容村貌大幅改善,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织密党建微网格乡村振兴谋新篇

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长沙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都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大托铺街道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中心工作的思路与之不谋而合。

2021年,街道研究制定了《大托铺街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点把握省会近郊稀缺乡村资源定位,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大托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方案提出,要围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农村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乡村治理能力、基层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保障。同时还着重强调,要牢牢牵住党建引领“牛鼻子”,激活党建因子“红色引擎”,引导、动员、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乡村“振兴梦”。

最值得一提的是,街道将基层网格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创新实施“大托微网格”,精心打造“街道党工委+网格党小组+党员”基层治理体系。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充分落实包村包组包户责任,将工作重心下移网格,既当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又当纠纷调解员、民生服务员,在辖区营造乡村振兴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全街按照村民小组共划分成110个网格,由110余名党员干部实行包户,实现所有农户全覆盖,确保服务群众零距离、面对面。”在街道党工委书记汤宇驰看来,这一做法能够督促干部职工尽职尽责,撸起袖子和群众干在一起,实实在在地参与村内“厕所革命”、小微水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具体工作,从而推动服务质量和管理效果双提升,给乡村带来全新活力。

联创共建聚合力美丽乡村入画来

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将冬日惯有的湿冷驱散,乘着暖阳,12月5日,民革长沙市天心区工委与大托新村党总支开展“党建融合、联创共建”活动,对排棚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菜园进行提质改造。现场,大家伙干得热火朝天,有的用石板铺平菜园过道,有的打桩固定、铺设竹篱笆,分工协作,团结一心,既整洁了人居环境,又让菜园周围焕然一新。

释放全民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新动能的,是“党建融合、联创共建”机制。2021年以来,大托铺街道充分整合民革天心区工委、天心区特巡警大队、刑侦大队、经侦大队、天心交警处罚中队、事故中队、大托铺派出所、湘江里·老渔村等驻村企事业单位的优势资源,打造共建新模式,如同一支彩笔,在山居间勾勒出一条条美丽乡村风景线。

“区人大代表王建国自掏腰包,花费20余万元为苏家套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区进行道路“白改黑”改造升级;辖区4家混泥土公司捐赠物料数十万元支持村容村貌提质建设;乡贤们也都在智力、财力、人力方面提供帮助……”街道农业农村办副主任汤亚吾一一细数联建活动的成效,感悟颇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的思路、人脉和心气都凝聚到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中。”

其实,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不仅要创造美丽,还要经营美丽。在排棚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村民彭大姐正利用闲暇时间开展道路两厢绿化工作,清垃圾、除杂草、种杜鹃,彭大姐干活动作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环境是大家的,只有全民齐动手,环境才能更美丽。

村庄的环境维护不仅仅是村里的事情,大托新村党总支书记张燚告诉记者,为了打造长效机制,村“两委”班子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模范作用,以志愿服务为切口,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当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党员干部的号召下,自觉投入到绿化建设行列,互相配合栽花种树。许多村民在家园绿化上还相互“攀比”,看谁家附近的绿化面积大,谁家的附近绿化更漂亮。村民都说,村里环境好,住着舒服,人的心情也好。

共建共享新家园村民自治有活力

打造美丽乡村,还需突出特色、各美其美,尊重村庄肌理、保留乡村风貌,让它们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在香铺园美丽宜居示范片区,沿着蜿蜒的柏油路前行,一栋黄色建筑呈现眼前。这是大托新村新打造的农耕文化屋,内部设置了古典农具展示、朴实农事故事等区域,旨在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

此外,在打造香铺园美丽宜居村庄片区时充分融入酿酒元素,弘扬工匠精神和中华酒文化;围绕“红壤”党建品牌,打造首个以法治为主题的法治禾场;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俨然是一个颜值和内涵双提升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

从本土特色和优势切入,以“美丽宜居”带动人居环境提升,这也是大托铺找准乡村振兴优势与定位,推动乡村治理的一个有效实践。因地制宜,既能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也能避免“千村一面”。在这个过程中,街道坚持共建共享思路,组建“户主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唤醒群众主体意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村民事村民说了算,齐心协力推动村里的大事小事落实落细,让群众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得到很大的提升。

“村庄干什么,群众点‘菜单’,工作怎么干,群众全程管。”这句话更是成为了大托铺街道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工作中的“硬道理”。

别的方面不直观,就拿“清扫卫生”这件许多人认为的“小事”来说,便能感受其“魅力”。怎样调动群众参与卫生管理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村里通过召开“户主会”出台农户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定期检查、考核评比,对表现好的家户表彰奖励,反之要公示。渐渐地,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更高了。

“村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看着也清爽。外人一来,看着这么美说不自豪是假话,受益的还是老百姓。”村民刘上游实话实说。

“美丽乡村如何美得持久?必须依靠群众!让群众由治理‘对象’变为治理‘主体’,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这就是我们村的‘自治经’。”大托新村党总支副书记李艳的一番话,精辟透彻,很是耐人寻味。

产业发展满目春鼓起群众钱袋子

沿着湘江路一路向南,虽远离了繁华的市中心和商业区,但是论接地气和好玩好吃的还是更推荐这里。

王捌院子、湘江里·老渔村、天怡临江鱼馆、湘厨旺府等网红餐饮门店汇聚于此,随之而来的便是人流带来的消费力,促进周边各类服务业态繁荣。在大托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辉看来,游人来到乡村,“吃”的不仅是口味,还是乡村优越的生态环境,“一边品绿色、健康、原生态农家菜,一边赏江边美景,惬意十足。”

牢牢把握省会近郊稀缺乡村资源定位,大托铺街道依托辖区10.8公里江岸线,在湘江沿线开展景观打造。在沿江风光带的建设过程中,植入休闲餐饮、旅游等现代产业,将其打造成了一条现代产业聚集的沿江美丽经济带。

眼下,大托铺湘江沿岸特色餐饮集群片区渐成规模,实现抱团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创业就业。“光是湘江里·老渔村一家餐饮门店,就解决了2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平均月薪3000多,农民增收的途径拓宽了,钱袋子鼓起来了。”孙辉介绍,村里还有不少蔬菜种植基地与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餐饮“后厨”。

此外,经济效益可观的草莓种植、荷花基地等,都成为大托的亮点产业。“家里种了草莓,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几千元。”正值草莓季,又恰逢周末,村民承包的大棚里,前来品尝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在忙着给客人算账之余,也不忘宣传自家生意:“我们的草莓口感好,无污染,价格也公道,大家提回去放心吃就是。”

作为天心区唯一的纯农村街道,大托铺街道因有着沿江风景优势和乡村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成为不少市民周末近郊游的选择。“大托空气清新,赏景采摘,品尝乡村美味,有空就带老人和孩子来这边玩。”常年跑滴滴的师傅李先生对大托的乡村休闲旅游更是青睐有加。

如今的大托,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在这片热情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党员干部有激情,全民共建有心情,一幅“环境整洁、设施配套、舒适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