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湘潭市:做好“加减乘除” 书写满意答卷
发布时间:2022/10/23 教育 浏览:125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湘潭市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精心谋划、高位推动,通过在学生作业上做“减法”、在课堂教学中做“加法”、在课后服务中做“乘法”、在规范治理校外培训上做“除法”,全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育人答卷。
“孩子在课外学习了无人机编程、机器人,还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罗鸿博的家长表示。“双减”之下,让更多孩子的生活、学习更有质量了,也让家长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
勇做减法,优化学生作业管理
如何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同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湘潭市各学校亮出了自己的做法。
“作业设计是基于课程标准、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探索。”10月13日,在湘潭子敬学校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会上,四年级数学老师何利分享自己的感悟。
“围绕中国五大传统节日,各班组团自主选择一个节日,围绕主题开展跨学科作业。”10月13日14:30,湘潭子敬学校三年级语文组14位老师齐聚一堂,开展集体备课。
各学科教研组众智众筹,确定作业的落实与成果输出。从各班的作业超市可以看到,作业分基础、提升和跨学科作业三块,实现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融合。
学校教学副校长赵晓云介绍,每学期末,学校会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对作业设计的满意程度;而老师们则通过座谈交流,不断提升自己设计作业的能力。
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为学生设计多层次作业,题型由易到难成阶梯型。校长王智萍说:“分层作业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适宜发展区’,在进步中提升自信。”
湘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作业总量调控制度和作业质量定期评价机制的通知》,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总量控制,强化作业“质”与“量”的过程性监控。目前,湘潭市47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全部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办法,作业时间控制全面达标。
在加强作业管理的同时,湘潭市各学校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
湘潭市和平小学实施的“乐学乐考”,通过各种小游戏、小演讲、小展示、小表演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评价改革把学生从分数的怪圈和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善作加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作业负担“减”下去,教学质量要“增”上来。如何保证学生在课堂内“吃饱、学足”,湘潭市举办了基础教育“减负提质增效”课程改革高级研修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与此同时,各学校做了积极的探索。
10月14日上午第三节课,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科学实验室里,科学老师张珊正在演示胭脂红溶解于水的实验,继而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验。课后,张珊还布置了小调查:“有哪些物质容易溶解于水,哪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课堂教学“增效”依赖于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开展常规的校本培训、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增设了诸多课例研讨活动,如“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省市“新视野赛课”研讨课、基础教育精品课研讨等课例研讨活动。
10月14日下午第三节课,湘钢一中十二中校区校长刘洁冰带领初三语文教研员、备课组长和部分初三语文老师听了谭蓓老师的一节作文教学课,并在课后及时进行了交流指导。
在湘钢一中十二中校区,校长、书记带领教学管理人员走进教室进行课堂观察是常态。刘洁冰说:“它不同于公开课,更能真实体现常态教学现状,促使教师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为学生发展助力。”
“课堂不再是传统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教师设计的问题更有综合性、挑战性,总能引导学生生成一系列的问题,而教师精准、适当的点拨,总能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湘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乐园。
巧做乘法,推出多彩课后服务
“今天的美食课真有趣,汪老师教我做了凉拌海带!我回家后要和妈妈比厨艺。”10月14日的课后服务上,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三年级学生小羽开心地说道,学校的卓雅课程太有趣了,不仅让她学到了新本领,更让她和妈妈的关系更亲近了。
开学初的线上选课可热闹了。四年级学生小月的家长回忆道:“听说晚上开始选课,我和孩子都很紧张,早早定好闹钟,一定要抢到人工智能课程。”
卓雅课程是金庭学校的一张特色名片。有剪纸、创意画、太极拳、武术操、书法、经典诵读、数独游戏、英语趣配音、小食神、花样篮球、水果拼盘……校长刘和平介绍,几十门个性化课程,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
菜单式课后服务方式,让学校更具吸引力。
葫芦丝课上,一首《映山红》宛转悠扬;绿荫场上,足球少年们练习颠球、运球、传球;朗读课上,学生领略诗词中的四季之美……“双减”之下,湘潭市湖铁学校推出的“衡悦成长”课后服务系列课程得到了兄弟学校的点赞。
开学以来,湘乡市东方红学校开展的“玩模型、助双减、共成长”航模进校园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制作仿真纸飞机、进行航模表演,系列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作为首批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学校积极开展“科创助梦”专项科普行动,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湘潭市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双减”工作走深走实。针对农村学校课后服务场地、设备、经费不足的问题,2021年湘潭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120万元,用于提高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水平,对全市8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课后服务进行奖补。
通过“一校一案”、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学生整体和个体需求,有效缓解了家长对校外培训需求。据统计,湘潭市义务教育阶段472所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22万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率97.16%;1.6万余名老师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97.69%,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敢做除法,规范培训机构发展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校外培训机构进入“强监管”时代。据统计,湘潭市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双减”前的274家压减至52家,压减率为81%,且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纳入监管,切实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湘潭市高度重视,建立了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双线督导工作机制,对全市“双减”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学校和培训机构调研和督查全市“双减”工作落实情况,同时,湘潭市联合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多轮联合整治行动,并紧紧依靠各部门合力打响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攻坚战,并依托乡镇、街道和社区落实网格化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外培训治理体系。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共开展联合整治行动62次,组织1518人次进行地毯式排查,相关部门出动170人次开展联合执法,整治有资质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29余起,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28家,清退违规收费30余万元,罚没违规经营所得16万元。结合日常监管,不断加强资金管控,防范风险隐患,建立了教育、银保监、银行三方联动监管机制,对培训机构预收费和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
“‘双减’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我们将往深里做、往宽里做、往严里做、往远里做,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园区和相关部门,弘扬‘三牛’精神,发扬‘四干’作风,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湘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 株洲天元区:书写最美育人“民生卷”
下一篇: 湘潭县:谱写优质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