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莫柏槐与青山唢呐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12/02 新闻 浏览:160
【文化解说】
青山唢呐
流传于湘潭县青山桥及周边地区的青山唢呐,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明清以来,吹唢呐逐渐发展为当地婚丧喜庆、舞龙耍狮、佛道教仪、巫傩祭祀的必要演奏形式。1996年,青山桥地区被当时的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唢呐艺术)”称号;2008年,青山唢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守望故事】
11月22日深夜,湘潭县青山桥,户外寒气逼人。
青山唢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莫柏槐的书房里依旧亮着灯。书桌上,堆满了一摞厚厚的资料、笔记。他期望年底前,将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搜集的370首唢呐曲牌整理成册,更好地把这项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这样的夜晚,莫柏槐记不清经历了多少个。今年57岁的他,将精力花在青山唢呐传承“四项工程”上:成立唢呐艺术团,做专题节目,出版音像光盘,收集整理唢呐曲牌。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最后一项“工程”正在收尾,其余3项均已按计划完工。
“辛苦,但也不觉苦。”莫柏槐说,因为热爱,可以排除一切困难!
吹奏已千年,青山桥独特的“文化密码”
初冬时节,记者从湘潭市中心出发,驱车近100公里,到达湘潭县青山桥。丰饶的万亩水田、清澈见底的铜梁水库、连绵起伏的大山相互交融,构成一幅翠绿的山水田园画。
“我们这里山美水美,但比这更美、最负盛名的,还是青山唢呐。”莫柏槐介绍,青山唢呐,是这片土地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独特的“文化密码”。唢呐,已在这里吹奏千年。
相传,周朝一位宫廷乐师从京城来到青山桥,带来一支用桂花树枝制成的唢呐,定居收徒,传授唢呐演奏艺术。这样师带徒、徒带孙,吹唢呐日渐风行。最多的时候,当地每4个人中就有1人会吹唢呐。
传说归传说,莫柏槐在历经数十年的调查后分析,青山唢呐之所以盛行,与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密不可分。
“青山桥地区邻近宗教圣地南岳衡山,不少艺人前往南岳时路过此地,他们常参与当地各种法事、道场活动的吹奏;受其影响,唢呐便流行起来。”莫柏槐说。
他还分析,由于青山桥地区远离县城,闭塞而贫困,人们农耕之余,素有学艺谋生的传统。学习唢呐不但可以打发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在婚丧喜庆活动中赚些钱,一举两得。
“唢呐有南派与北派之分。电影《百鸟朝凤》讲述的,是老匠人焦三爷传承和守护北派唢呐的故事。而南派唢呐,主要以青山唢呐为代表。”莫柏槐介绍,按曲牌结构和表现功能,青山唢呐分为夜鼓牌子、路鼓牌子、堂牌子3种。其中,夜鼓牌子、路鼓牌子分别是用于丧葬、喜庆的器乐曲牌,堂牌子是与民间戏曲通用的一种吹打乐。
交流到海外,见过“大世面”的乡土文化
“出生于乡间的青山唢呐,你可别嫌它土,人家见过‘大世面’呢!”采访中,莫柏槐自豪地说。
1952年,原湘潭县文化馆两名干部在青山桥采风时,被一阵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唢呐声吸引。原来是一农户办丧事,家人聘请当地民间艺人朱梅江、陈庆丰等演奏唢呐。
两名干部被这种淳朴的民间音乐所感染,报请湘潭文化部门,推荐参加全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得一等奖。自此,青山唢呐打开了走向广阔天地的大门。
1957年,全国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在北京举行。有了第一次的惊艳亮相后,朱梅江、陈庆丰等人带来的唢呐演奏节目,被选为进中南海怀仁堂作汇报演出的节目之一。
1979年,青山唢呐团队再次受邀走进中南海献艺,受到好评。
莫柏槐告诉记者,如今,青山唢呐仍受不少音乐专业人士喜爱。有一年,湖南省国家非遗项目评估验收组专家到湘潭县检查指导,县唢呐艺术团的艺人吹奏了由莫柏槐创作的新曲《祈丰年》,在场专家听得如痴如醉,连连称好。
“‘醉倒’专家,最大的魅力在于青山唢呐浓郁的乡土气息。”说着,莫柏槐拿起一支唢呐吹起来。清脆柔和的音色、悠扬婉转的旋律,令人忍不住感叹:原来唢呐如百灵鸟唱歌一般好听!
“青山唢呐格外讲究气韵、指韵、心韵合一。天天苦练,同样的音,用心就能吹出不同韵味,格外好听。”这是莫柏槐学习唢呐近50年的心得。
近10年来,在莫柏槐带领下,青山唢呐艺术团还多次代表国家,到国外开展文艺交流。
代代传下去,奔向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出生于唢呐世家的莫柏槐,真正与唢呐结缘,其实源于一次偶然。
八九岁时,他拿着父亲当作宝贝的唢呐吹了一曲,竟像模像样。父亲一听,严肃地看着他说:“你再吹一遍给我听听!”
“那时我吓坏了,还以为父亲责怪我动了他的唢呐,要打我呢!”莫柏槐笑道。
原来,父亲见他有天赋,决心教他。勤奋的莫柏槐连夜背下记载青山唢呐的工尺谱,次日便拜父为师。后来,他被县文工团招为唢呐演员,多次赴省级院校接受专业培训。特别是1984年在省艺校师从喻家龙老师,让他的专业素养大大提高。如今,他已是国家一级演奏员,获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等。
“像我这样热爱唢呐的人,原来在青山桥一带有很多。”莫柏槐说,拍摄电影《毛泽东在一九二五》时,湘潭县组织100人在剧中演奏唢呐,其中不少来自青山桥。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和现代文化冲击,如今的青山唢呐也面临着传承断层。
过去,青山唢呐以工尺谱记载,它与简谱、五线谱相比,认识的难度较大,加上以前采取的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没有留下文字依据,以致一大批老艺人去世后,一些独特的演奏技法没能传承下来,一些曲牌也已丢失。
现在很多孩子倾向于学习钢琴、古筝等相对“高雅”的乐器,一些人的思想甚至还停留在“唢呐是白喜事才用得着的乐器”等刻板印象中,学习的人相对较少。
莫柏槐与当地中小学校一道,积极推动青山唢呐进校园、进课堂。在他精心培养下,弟子刘玺获全省“三湘蒲公英”大赛金奖,莫惠馨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左天路精通各种唢呐演奏手法和曲牌,20多名优秀青少年唢呐演奏员正茁壮成长……
现在,即将对外开放的湘潭县非遗中心,非遗项目展陈馆、唢呐传习室等一应俱全。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为非遗文化大县,湘潭县正积极创建省、市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搜集挖掘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不是非遗传承的人员或企业,打着非遗名号推销品牌、四处授徒,青山唢呐更是多次被侵权,严重破坏了非遗资源的原真性和文化内涵。
为此,湘潭县非遗中心联系律师事务所及相关部门,希望通过政府监管和法律约束,让青山唢呐原汁原味地代代传下去,奔向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专家寄语】
让民间艺术登上大雅之堂
湖南省音协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朱咏北
明清时期,地方官员为迎接朝廷旨意,常用唢呐演奏营造隆重排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山唢呐有“青山桥国乐”的美誉。作为先辈文化瑰宝的遗存,它孕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质,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我们欣喜地看到,莫柏槐潜心研究唢呐艺术近半个世纪,让这一民间民俗艺术走出乡间、登上大雅之堂。我们相信,有政府的重视、群众的喜爱,有莫柏槐这样的传承人的坚守,几经风雨、留存于世的青山唢呐,一定能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