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湘潭市多举措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
发布时间:2022/01/08 教育 浏览:101
优化学校资源、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湘潭市多举措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
89.46%的适龄儿童在公办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公益普惠属性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新高考综合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城乡办学条件差距缩小,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湘潭市教育部门着力补短板、抓改革、塑内涵、提质量、促公平,多管齐下,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湘潭市基础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飞跃。
优化资源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2021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湘潭县石潭镇改扩建投入使用的芙蓉学校校园里,崭新的教学楼之间回响着琅琅读书声。历经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湘乡市芙蓉学校、韶山市芙蓉学校、湘潭县石潭镇芙蓉学校3朵“芙蓉花”悄然绽放在湘潭,共提供学位3300余个,其中,农村学生2438人,困难学生727人,芙蓉学校为湘潭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树立了标杆。
除芙蓉学校建成外,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韶山学校新校区、九华风车坪雅爱小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九华步步高小学、高新长郡实验小学、云龙教育集团中学部等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度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5465个、普通高中学位3000个,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湘潭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湘潭市累计支出5.49亿元覆盖校舍建设项目学校114所、设备购置项目学校67所,通过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两平台”和“农村网络联校”,全面提升了两类学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
2021年,湘潭市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新增公办园学位5780个,完成率11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27%,普惠率达89.46%。中小学教室灯光照明提质改造1200间,完成全年任务240%。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大班额已经全面“清零”,智慧教育班班通项目第一阶段完成率达100%。
创新机制
提升教师幸福感获得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021年,湘潭市教育局建立师德师风建设、乡村教师公费定向招生、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等多项机制,在师资配备、教师待遇保障和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实现再优化再提升。
2021年,湘潭市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计划保持在550人以上,首次启动并实施完成市直中职教师培养计划8人,首次实现招生计划完成率超98%。市直学校有20名教师参与城乡教师交流轮岗,还有68名教师前往湘西、永州方向的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破除了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壁垒,让更多孩子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要鼓励乡村教师,更要激发教师活力动力。湘潭市按照义务教育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不断完善以教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此外,湘潭市首次实施基层中小学岗位乡村教师职称和资深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共有365名乡村教师取得基层中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有效缓解了职评难、职数紧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得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在2021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湖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湘潭市教师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获奖的人数、名次均居湖南省前列。
深化改革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化学校资源和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只是湘潭市深化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湖南省实行新高考改革后的首考之年,湘潭市通过开展高中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全员培训、强基计划与创新人才培养培训,组织新高考与合格性考试备考工作专项督查、普通高中新高考改革教学开放日活动等系列活动,稳步推进新高考改革。湘潭市还积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韶山市被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2所中学被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并完成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531”工程建设,认定5所创新人才培养校,3个学习工作站,确定1个研究中心。
同时,严格规范招生行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实现全面统筹,严格按照“属地招生”(公办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都不能跨区域招生)和“公民同招”的原则进行招生,统一管理,统一发布招生信息,统一网上填报志愿,统一时间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实行属地负责制,严格落实“免试、就近”政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跨区域招生实行电脑随机派位。2021年,湘潭市从严整治了湘潭县三所民办初中违规招生行为,积极稳妥有序做好学生回流安置工作。
2021年,湘潭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育部门分别以“新高考改革”“培养核心素养”“减负提质增效”为主题,组织了3次课程改革教学开放日活动,推动了湘潭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韶山市域铺开进行研究的省规划课题“红色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成功将湘潭市课题成果在湖南省规划办组织的课题成果展示会上进行全省推广展示。湖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活动上,湘潭市共报送51节课参评,45节课获奖,获奖率88.2%,在湖南省排名第一,湘潭市教育局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
规范管理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出台,湘潭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让校外培训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极大地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方面,湘潭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建立了作业管理制度、校内公示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时量,规范教师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工作等,在“控量”的同时力求“增效”。
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方面,湘潭市停止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并大幅压减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截至目前,湘潭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20所,其中转型136所、注销84所,压减率为80.29%。204家培训机构全面使用示范合同文本,培训收费全部纳入银行监管,有效实施了风险管控。湘潭市已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政府指导价格和广告管控措施,分类明确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主管部门,查处了一批违规广告。
此外,湘潭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对中小学课后服务对象、原则、时间、内容、组织方式、实施流程、经费管理、安全管理、组织保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湘潭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联合制定《湘潭市中小学课后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湘潭市校内课后服务费纳入市级财政非税专户统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湘潭市各地各校坚持“自愿选择、公益服务、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主动公开”的原则组织校内课后服务,既解决了“上班族”家长的后顾之忧,又培养了学生文学、艺术、体育等素质教育活动的兴趣与特长,促进了学生智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发展,赢得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
上一篇: 攸县:推动“双减”与“五育〞深度融合
下一篇: 保靖县:民族文化为校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