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马军: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 大瑶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

随着新年的晨曦点亮大地,在花炮小镇大瑶,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的图景—— 花炮产业产销两旺,4.5万从业者...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近日,本公司发现社会上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发布“长银五八消费贷”相关介绍信息,诱导广大客...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马军: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

发布时间:2022/02/20 新闻 浏览:60

“工作对象千家万户,工作内容千头万绪,工作状态千辛万苦,工作方式千变万化,工作特色千红万紫,工作效果千恩万谢。”有人用这“六千万”来形容高校辅导员这份工作。的确,辅导员是离大学生最近的一群人,工作事无巨细而又责任重大。

在南华大学就有这样一位辅导员,她在辅导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被学生称为“管得宽”“马大姐”“军妈妈”“马正高”……她和她的学生们不仅仅是师生,也是朋友,还是亲人,她就是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最美高校辅导员”的马军老师。

不断成长的“马正高”

谁能想到?马军走上辅导员岗位其实是一次偶然。临床医学专业的她在临近毕业之际,被辅导员老师找去谈话,希望她留校当辅导员,马军当时第一反应是拒绝的,她想跟其他同学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辅导员老师笑着对她说:“你先试一下,不试一下,又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喜欢呢?”于是,马军就这样偶然地走上了辅导员这个岗位。“我觉得辅导员比专业老师更厉害,专业老师只管上课,辅导员却吃喝拉撒全都管,而且辅导员还要把不听话的学生变听话、把‘学渣’变‘学霸’。”这就是马军对辅导员这份职业最初的看法。

随着工作的深入,马军发现,学生的需求方方面面。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缺啥补啥。比如,在当时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年代,为了能和学生更方便地联系交流,她就在办公室门口挂了一个信箱,后来慢慢发展成了“马大姐”读心信箱;1999年,国家实行高考扩招后,学生毕业时往往在就业双向选择中出现困惑和压力,她就考取了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提升,她又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为了引导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视,她就在校报创办了“心灵有约”专栏……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这是马军秉承的教育理念,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一直坚持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一定先做到;她要求学生们努力学习,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她自己也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先后出版专著两本,参编高校人文素质教材两本,主持参与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她逐步从一名“小白”辅导员成长为具有正高职称的辅导员。

守护学生的“军妈妈”

马军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度过的。她和学生们一起出早操、一起晚自习、一起买饭打菜、一起郊游野炊、一起熬夜备赛、一起加油助威、一起同台表演……成功了,一起欢呼雀跃;失败了,一起抱头痛哭、从头再来。

对学生们的情况,马军基本了如指掌。前些年,她班上有一名学生,从小家境贫困,外出打工的父亲因车祸离世,重病瘫痪的母亲绝望之下,一度想带着妹妹一起服毒自杀。“老师,我只想赶紧打工挣钱。我怕妈妈还会想不开。”望着学生充满泪水的双眼,马军也心疼得掉下眼泪。马军一面安慰他好好读书才有出路,一面想方设法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帮这名学生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为他介绍家教,还每月借给他500元生活费。这名学生渐渐地放下思想包袱,把心思用在了学业上,不仅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山大学研究生。“这一切都得感谢‘军妈妈’。”

正是源于“军妈妈”的信誉,马军成功地化解过多场危机。有一天,马军突然接到这样一条信息,“老师,我想不通,她为何不喜欢我?我不想活了。”马军心里咯噔一下,她感到这个学生可能要做傻事。“我当时心里很慌,又不知道他在哪里在干什么,直接问他很可能不告诉我。”随即她静下心来,认真地在微信上问那位学生“她是谁啊?”“你先告诉我,你们是怎么交往的?”“老师有办法,你来我办公室,我教你……”马军一边和学生聊,一边发动同学们到处寻找这位学生。一个多小时后,发信息的学生终于出现在她的办公室……“现在想起来依然后怕,好在他信任我。”在马军的开导下,这名学生渐渐地把注意力放在了自身的学习进步上,重振信心,后来,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考上四川大学的研究生。

“防患重于抢险”,马军从2006年开始,一直坚持兼职为学生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为了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且学有所获,马军不断探索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互助体验教学模式”——在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同时,坚持以学生的需要、参与、体验、反馈为中心。她把课堂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课前互需体验,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具体期待;二是课中互动体验,采用问题情境设置、心理活动体验、心理品质激发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心理体验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三是课后互助体验,鼓励学生对课程教学进行主动反馈评价,对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也对学生的表现和评价进行再反馈。马军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堂堂爆满,成为学校的优质课程。

课堂只能解决普遍性问题,为了更有针对性做好工作,马军创办了“马大姐”心灵有约工作室,其中有“同心圆梦”团体辅导室和“自我悦纳”个体咨询室。为什么把咨询室起名叫“自我悦纳”呢?马军笑着说:“现在大学生迷茫的原因基本只有一个——就是没有目标没有自信的空心病。我起这个名字目的就是想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愉快中接纳自己,在自信中挖掘潜能,鼓励学生们树立小目标,不断提升自己。”

言传身教的“马大姐”

“我们都是一家人”是马军经常对年轻辅导员们说的一句话。马军经常主动找年轻辅导员谈心谈话,指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她的眼里永远装着我们这群弟弟妹妹。”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辅导员周玲说。

作为湖南首个辅导员职业发展协会负责人,马军深知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烦琐、职业晋升通道狭窄……多重压力下,辅导员队伍流失很大。但她认为,辅导员是平安高校的基础,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稳定好、发展好辅导员队伍至关重要。因此,她汇集学校辅导员,开展了一系列辅导员职业发展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向心力”沙龙,每学期开展一次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创新论坛、一次学工系统迎新年联谊晚会,等等。每项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具体的工作实践需求,马军希望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能够打造出一支爱学生、勤工作、善研究的学生工作团队,孵化出一批优秀团队成员,提升广大辅导员的育人能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更多的辅导员会像马军一样,俯下身子倾听学生们的微言细语,怀抱爱心洞察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在每天的点滴生活中付出自己的爱,在每天的平凡工作中付出自己的真情。因为,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