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湖南浏阳:山里走出一支公益消防队 守护森林25年
发布时间:2022/09/03 新闻 浏览:77
文家市镇大成村,有一群“特殊”的村民。
平日里他们和其他村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一旦发生森林火情,他们会以最快速度集结,穿戴好装备,驾驶消防车奔赴现场——他们是一支义务消防队的队员。
这群村民的领头人叫孙见希,他给队伍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浏阳市云豹森林防灭火救援队。“希望队员们都像豹子一样行动敏捷,能够第一时间抵达火场开展灭火。”孙见希说,因为“公益”,大家凝聚在一起,队伍自1997年组建以来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但守护森林安全的初心始终未变。
更让孙见希欣慰的是,近几年,大家还一起抱团创业,通过产业养队的方式,让这份公益事业有了更强后劲。
保水保树
18名村民组建义务消防队
从文家市集镇沿着S310行驶5分钟,向南拐进一条蜿蜒的村道,向山林而去,不到10分钟抵达了大成村。
这里绿树环绕,流水潺潺,一派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但谁能想到,这个被山林包裹着的村庄曾一度出现断水危机。
“因为挖煤,村里的井水几乎断流,很多村民都要到后山去接泉水。”孙见希带记者来到隔田相望的一处废弃煤矿开采场所,这里就是曾经的文家市煤矿,他和许多村民都曾是矿上的员工。
煤矿的开采让他们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但由于采煤导致地质沉陷,村里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后山的泉水一定要保住,要不然就无水可用。”强烈的危机感促使孙见希等18名村民聚在一起商讨保水对策。
保水先保树。“把后山的200亩林木保护好,才能有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这样才有水可用。”1996年,孙见希等18人成立巡护队,大家分班编组,轮流上后山巡逻,将多个盗伐林木的嫌疑人扭送到了派出所。
渐渐地,盗伐林木的人少了,但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如何防范森林火灾。1997年,这支巡逻队伍变为了义务森林消防队伍,日常的工作重点由防范他人盗伐林木变为了防范森林火灾。此后,每年秋冬时节的火险高峰期,大家都会手持灭火工具开展消防巡逻。
“保护后山的林木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农闲时家家户户都会派人上山巡逻,大家非常齐心,防火灭火的意识非常强。”孙见希回忆,当时村里每户人家出了40元作为消防经费,在大家的守护下,自1997年以来,后山的200亩山林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唯一一次火情是2007年,江西铜鼓一带的山火即将蔓延到文家市,我们立即出动,配合消防员及时扑灭山火,后山没有任何损失。”
随着山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日趋向好,大成村后山的泉水不但保住了,村里的部分水井也重新涌出了水。
转战多地
驰援森林灭火
保护森林才能有效涵养水源。一路走来,大成村的村民用实践印证了这句话,对于森林消防工作的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当初的18人队伍,经过发展也很快扩张到50多人。此后,除了兼顾村里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只要文家市镇域内发生森林火灾,孙见希和队友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那时候我们的灭火工具都比较简单,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队长发布火情消息,大家骑上车就往火场赶。”孙立远是最早的18名队员之一,跟随队伍参加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森林灭火。
火场情况复杂,去往火场的路往往位于崇山峻岭之中,道路崎岖,骑行摩托车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有次我骑着摩托车去救火,情急之下忘记戴头盔,当时就被交警拦了下来,无论我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不放行。”孙立远说,当时为了这事,他还发了火。但是,交警的一席话让他意识到是自己错了,“交警说,我们连自己的交通安全都无法保障,一旦发生事故,不是去救火而是去添乱。”从那次救火行动之后,队员们意识到,救火不能仅靠一腔热情,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味地猛冲猛打可能适得其反。
2006年,队员们一起凑钱购置了一辆面包车,作为赶往火场的“运兵车”,并积极向浏阳市森林消防队寻求帮助和指导。
2008年,浏阳市森林消防队将这支队伍正式吸纳为下属分支队伍,在资金和设备上提供一定支持。
从此,孙见希和队友们不但会定期接受专业的森林消防培训,队里在2018年还分配了专业的消防车辆和大量消防灭火设备,队伍也进一步扩大到60多人。
哪里有森林火情,就第一时间奔赴哪里。成立以来,浏阳市云豹森林防灭火救援队不但参与过数十次浏阳境内的森林灭火行动,江西铜鼓、长沙县发生的森林火灾中,也时常有他们驰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