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27年9批湖南援藏力量共同谱写了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壮美篇章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 大瑶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舞龙头 乡村振兴立潮头 ——锚定“对标一流,...

随着新年的晨曦点亮大地,在花炮小镇大瑶,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的图景—— 花炮产业产销两旺,4.5万从业者...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的声明

    近日,本公司发现社会上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发布“长银五八消费贷”相关介绍信息,诱导广大客...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27年9批湖南援藏力量共同谱写了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壮美篇章

发布时间:2021/08/11 新闻 浏览:81

轻纱般的薄雾浮起在翠谷之间,仿佛一条圣洁的哈达。

7月30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海拔近4000米的雨后山谷,柏油小道干净整洁,崭新的藏式民居炊烟袅袅。

“新房舒适宽敞,村里办起民宿,我做藏菜川菜,日子越来越好了。”32岁的索朗德一早起来备餐,招待游人,笑容如眼前的日拉雪山一样明亮。

玉麦,这个曾被称为“三人乡”、一年里半年封山的“孤岛”,变了模样。

玉麦面貌之变,山南发展之变,折射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社会事业伟大飞跃。

1995年以来,湖南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安排,科学援藏、精准援藏、务实援藏,与山南人民团结在一起、奋战在一起、幸福在一起,共同谱写了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壮美篇章!

“湖之南”牵手“山之南”

山南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平均海拔3700米,12个县区散落山川峡谷。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安排,从1995年开始,湖南对口支援山南市,长沙、株洲、岳阳、常德4市分别对口援助山南贡嘎、扎囊、桑日、隆子4县。

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湖南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记“中央所托”、聚焦“西藏所需”、竭尽“湖南所能”,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携手兄弟省份为雪域高原增添生机勃勃新气象。

湖南连续多年派出由省领导率队的党政代表团赴藏考察,援藏工作队成立前线指挥部……全省“一盘棋”,前后方协同作战,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强大援藏合力。

27年弹指一挥间,9批湖南援藏干部与各行业专业人才共1000多人,登上雪域高原,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留下了“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动人故事,诠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援藏精神”。

从第四批干到第六批,华学健连续3届援藏。他3次昏倒在抗雪救灾现场,先后资助10多个藏区贫困孩子上学,带领大伙儿彻底改变了隆子县贫穷落后的面貌。

第七批援藏干部覃歇民,3年干完又义无反顾留下来加入第八批队伍。一次突发肺水肿,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说,如果再晚送来半小时,可能就救不回了……

在援藏干部内心深处,早已认定——“我是山南人!”提起他们,藏族同胞都竖起大拇指:毛主席家乡派来的干部“呀咕嘟”(藏语:好)。

从谋生存到谋幸福

夜晚的山南市,湖南大道上车辆穿梭,霓虹洒入雅砻河,如诗如画。

怎能想象,以前,一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两旁散落着一些低矮的房子,就是山南市的全貌。

湖南援藏以来,湖南大道、三湘大道、山南体育场、新闻大厦、湘江医院、湘雅广场、客运中心、雅砻文化博物馆、地区高级中学综合教学楼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拔地而起,到处可见湖南印记。

在山南脱贫攻坚硬仗中,湖南力量同样功不可没。

青稞是雅砻大地赐给农人的最好礼物。湖南援藏把青稞增产作为产业发展、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袁隆平院士生前根据青稞种植特点,提出粉垄栽培新技术,每年派出科研团队进藏指导。青稞实现增产20%。

贡嘎县蜜源植物分布极其广泛,适宜发展养蜂业。湖南援藏开展养蜂技能培训,“最美支边人物”伍国强带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养蜂能手,蜂蜜质高量提,造福西藏蜂农。

贡嘎县高原蜂蜜生产基地投产;隆子县引资3.5亿元建设藏香猪养殖基地;桑日县瞄准葡萄种植酿造,打造万亩葡萄基地;扎囊县发展果蔬种植、文化旅游……立足山南资源禀赋,湖南援藏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同时,推动“藏品入湘”,开展“百家湘企入藏”精准招商,大大激活了援藏力量和市场力量,推动输血援藏向造血援藏转变。

产业茁壮成长,深刻改变了农牧民的命运。2018年,湖南对口支援的4个县全部脱贫摘帽。2020年,山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4元,是1994年的16.5倍。

“终于告别了苦日子,心里特别美。”在桑日县桑日镇葡萄基地就业的梁杰说,湖南支援讲方法、接地气,幸福生活有奔头。

对幸福感受更深的,是扎囊县阿扎乡村民卓玛曲吉。

该县植物种苗繁育基地,这个面积近万亩的生态扶贫项目建成后,周边群众享受到了保护生态带来的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西藏考察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卓玛曲吉说,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还让家乡更绿了。

山南是西藏生态屏障的重点区域。湖南生态援藏“三部曲”,提升了山南生态环境系统造血能力。湖南正加大生态援藏力度,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天翻地覆慨而慷,更宏伟的画卷徐徐展开。

“27年来,湖南累计投入援藏资金和物资约20亿元,建设项目400余个,牢牢把握80%的资金投向基层和民生的底线。”省发改委湘西地区开发和对口支援处负责人介绍,湖南省“十四五”援藏规划已编制完成,今年围绕智力援藏、产业援藏、保障民生、交往交流等重点,规划建设项目44个,总投资约1.33亿元,为山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格桑花芙蓉花竞相绽放

隆子县玉麦乡地处西藏边陲。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只有桑杰曲巴和他的两个女儿卓嘎、央宗一户人家。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希望她们继续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牢记殷殷嘱托,湖南与山南一道建设好玉麦,推进6个边境小康村建设,坚定不移稳疆固边。

2018年,总投资1.2亿元、湖南建工集团等多方力量参与的玉麦“幸福美丽边境小康示范乡”项目建成,漏雨的石头房子变轻钢藏式民居。如今,玉麦常住人口达到56户,面貌焕然一新,祖国边疆一颗璀璨明珠冉冉升起。

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教育援藏,我省探索“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培育、全方位结对”的“三全”教育模式,开办长沙望城一中山南高中代培班、湖南一师西藏山南师范班,对口支援山南三小,建立从小学到本科各层次的学生培育体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山南师范班实施“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以来,为西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小学全科型教师。

湖南组团援藏山南市三小,开展师徒结对、全员教研。援藏教师李想与山南三小教师米玛卓玛结为师徒后,米玛卓玛专业素养提升,对教学有自信了,在全市青年教师学科竞赛中荣获英语组第一名。

医疗援藏,引进湖南省人民医院等重点医院,结对帮扶山南市藏医医院。组团式医疗援藏以来,帮助山南成功创建1所三甲医院、3所二甲医院。援藏医疗专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3项,其中38项填补了西藏医疗技术空白。

湖南在教育、医疗等援藏项目上力度逐年加大,既“请进来”,又“走出去”,不仅促进了山南经济社会发展,激活了山南干部人才队伍的内生动力,也拉近了各民族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党政代表团互访考察,各行业人才学习交流,开展湖南人游山南等活动……27年来,两地组织交往交流达300多批次4000余人次,湘藏各族干部群众思想上的共鸣、文化上的认同、感情上的交融不断升华。

芙蓉花,格桑花,花开并蒂湘藏缘。

“山南是西藏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藏文化之美令人惊艳!”中国西藏雅砻文化旅游节在山南和湖南两地举办以来,越来越多湖南投资商和市民游客对山南充满向往。

来湘参加交流活动的山南市乃东区文化馆馆长平措桑珠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民族团结的种子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