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条条大路绘新卷!长沙县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1/12/16 新闻 浏览:78
深冬的寒气染红层层水杉,漫步长沙县江背镇好三线,路正道宽,落叶缤纷,五彩斑斓……这是长沙县2021年“最美农村路”的靓丽风景,也是长沙县深化“路长制”工作的一幕生动写照。
2017年来,长沙县在公路建设、养护中探索“党建+”模式,全面实施“路长制”,扎实开展路域环境治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民生实事工作,到2021年,长沙县成功创建特色鲜明的路长制示范路261.9公里,获评“十三五”湖南省公路养护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逐步成熟拓宽的“路长制”工作体制,不仅催热普通公路到乡村振兴“康庄道”的“转型”,也揭示着长沙县公路高质量发展的“三字密码”。
路:借路造景乐业富民
筑一条公路、添一道风景、美一群村落、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
福临镇影珠山以环山公路为主线,打造镇域景区交通网络闭环,将景点串珠成链。原本“江湖之远”的偏僻乡村,变身“隐居”之地,深山人未识的“桃花源”,也因一条条美丽公路而撩起面纱,成为惊艳的山水画廊。
大道纵横,淌金流银。一条条似银龙飞舞的公路,与地方景色共融共生的同时,还能兴业富民“拼实力”。
高桥镇白石源村村民杨勇的幸福生活,从脚下“白改黑”刚满一年的年余神组级道路出发,绵延在茶乡小镇土地上。
“大路修到茶厂门口,我们的茶园从100多亩扩展到600多亩,茶厂一个扩建到两个,20几台茶叶加工机器一天转不停。”杨勇坦言,公路修好了,最直观的变化是客人来茶厂再也不用去村口接,留住了“回头客”,吸引了新顾客,2021年一年收益较往年翻了一番。
得益于公路的修建,长沙县高桥镇白石源村村民杨勇的600多亩茶园生意利润较往年翻一番。吴婉沁摄
一花引得百花开。如今,沿线花生苗、黄桃、茶油、香菇一个又一个特色产业引进村里,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30万元。
改变不止发生在白石源村。2021年以来,长沙县推进130公里农村公路民生实事项目建设,重点实施X035泉沿线、G107-G04-S207-S11联络线等10个重点建设项目提质改造,目前,全县公路网密度为361公里/百平方公里,县道、乡道硬化率均达100%,村道硬化率达95%。“因路而美、因路而富”的故事在长沙县大地精彩上演。
长:全域“路长”精细“升级”
穿行在宽阔、干净的农村路上,每一段道路旁都有一块蓝色公示牌,上面写着路长的姓名、职责、监督电话等信息。这样的公示牌在全县共有1155块,表明县、乡、村三级共284名路长,共同管辖着国、省、县、乡、村道“每一公里”。
2021年,县路长办在国、省、县、乡道100%纳入、村道50%纳入“路长制”的基础上再推进,实现列养村道纳入“路长制”比例100%,让全县2653.271公里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都有路长。
江背镇梅花社区村级路长陈建良对此就深有感触。担任村级路长的四年间,随着村道纳入“路长制”比例的增大,自己的责任路段也是年年增长,到2021年,梅花社区22.386公里村道已全部纳入他的管理范围,但肩上的担子却未见比当年重。
“村里专门配备了志愿队、护路员。党员干部齐参与,老百姓守好自家的‘责任田’,每条村道的日常保洁和巡查一样都不少。”陈建良笑呵呵地告诉星沙时报记者。
“路长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是路长们过去的担忧。“路长制”的全面覆盖,把责任下沉到村,管理末梢触摸到组,路长、监管员、护路员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落实,让乡道、村道管理都不再难;县级路长主动责任上肩,巡路过程中直接派单,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处置。路长们激发出“勇争一流”的信心,老百姓出行更加放得下心。
制:优化制度全员一类
又到岁末年关。随着全县“路长制”年度督查落下帷幕,一组喜人的数据传来:2021年全县18个镇(街)、黄兴会展经济区及11个县直成员单位“路长制”工作综合评分均达90分以上,全部达一类标准。
县级路长、副路长深入铺排开展道路安全隐患巡查,各镇(街)对责任路段的隐患整治、路容路貌、环境保洁、交通秩序、绿化养护等方面实施全面综合管理,交办隐患工单28处全部整改到位,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环境明显提升,隐患排查处置应对能力显著增强……督查过程中,县路长办发现,“路长制”工作的成效已尽然体现在路上。
但督查的根本在坚持问题导向,督查的目的在推动问题解决。通过一条条看、一条条查,督查组认真梳理出“文件资料需完善、排查力度需加强、管养水平需提升”等突出问题,逐条逐项进行梳理,进一步增强突出问题整改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优化“路长制”过程中,县路长办加大对各单位的考核频次,改半年度督查为季度督查;在全县开展“最美农村路”评比,优中选优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加大监督指导力度,下沉一线指导解决业务难题。通过一年努力,全县“路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沙县继续保持“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一条条美丽公路带来的不仅是宜业宜居的环境优势,更是高质量发展动能。“长沙县将以更大信心深化‘路长制’,让群众走在路上感到安全、舒心。”县路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个五年,长沙县紧密结合“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着力提升路长制的示范效应、规模效应,持续创新“公路+”模式,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为“强省会”奋力交出优异交通答卷。
未来,这一条条交通动脉,将为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竭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