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凤凰县禾库镇赤松茸试种成功进入采摘期
近日,由凤凰县发改局驻禾库安置区工作队和安置区管委会共同试种的赤松茸喜获成功,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 走进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培育大棚,大棚内的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颗颗蘑菇色泽艳丽,...
-
平江: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 助力乡村振兴
1月9日,在平江县岑川镇平江美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喜庆、热闹的揭牌仪式。这是平江县2022年半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东莞市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在平江的生产基地。 平江美...
-
红红火火促振兴!汨罗高档红椒“坐”上货车进城
当前正是汨罗高档红椒上市期。在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红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红椒挂满枝头,很快,它们就将“坐”上货车去到长沙、岳阳、武汉等地的市场。 2022年,汨罗充分发挥15.9万平方米钢架育秧大棚...
-
岳阳临湘:做活“电商”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湘市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器之乡、浮标之乡,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该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发展电商产业为有力抓手,通过“电商+”推动乡...
-
资阳区新飞村:荸荠丰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致...
1月5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新飞村荸荠种植基地,20多位村民忙着采挖荸荠。另一边的仓储发货场地,村民们接力完成1200多公斤荸荠的清洗、装袋、装车等工序,准备将货发往沅江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
财经
-
新加坡能源收购近150兆瓦屋顶光伏资产,加速中国新...
2023年4月10日,中国上海——日前,亚太区主要的能源公用事业集团和低碳新能源投资商新加坡能源集团宣布从联盛新能源集团收购近150MW的屋顶光伏资产。截至2023年3月底,双方已完成规模约80MW的项目股转,最后一批约...
-
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预算报告解读
2022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等困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01.8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非税收入1097.3亿元。 一年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步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中铁资本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牢把握新的使命任务,心无旁骛抓高质量发展,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担当。 一、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担当 ...
-
面签当天即放款”!湖南株洲住房公积金中心放贷审批...
贷款业务办理是所有住房公积金业务中要件最繁琐、流程最复杂的,对外涉及不动产、担保公司、受托银行、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委贷管理科、稽核科、财务科以及各县市区管理部,堵点多、耗时长是全国住房公积...
-
国庆假期湖南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5亿元 民宿“一房难...
今年国庆黄金周,湖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根据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318家零售企业和69餐饮企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湖南浏阳:守匠人之心 承城市之忆 六旬手艺人坚守传统行业45年
发布时间:2022/05/19 新闻 浏览:140
在浏阳市淮川街道车站中路,繁闹的街边人来人往。在众多形形色色的商铺中,一家名为“宋记机械修鞋”的老式店铺显得有些特殊。店铺的主人叫宋特阳,今年65岁,是一名修、缝、补、磨都很精通的老手艺人,在这个行业已经坚持了45年。
春去秋来,岁月更替,平淡朴实的手艺匠人守着一方小店,修修补补几十年,终其一生,只为一事。对宋特阳来说,这门手艺已不仅仅是生存之道,早就成为了一个习惯,一种情怀。
“宋师傅的手艺没得说,找他干活我放心。”
日复一日地坚持45年,成为一名真正的手艺人
“宋师傅,麻烦配一把钥匙。”“好咧!稍等一下……”5月11日下午,走进“宋记机械修鞋”,30多平方米的门面内摆放着一台用来补鞋的缝纫机,一旁整齐地堆放着各式各样的修补小工具。
宋特阳系上围裙,接过了客人手中的钥匙。随后走到机器旁,打开左上方的小灯泡,低头弯腰忙活了起来。屋子里光线昏暗,老人的动作却十分流畅熟练,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机器声,不一会儿铜粉四溢,一把崭新的钥匙新鲜“出炉”了。
宋特阳老家在娄底,1985年跟着亲戚来到浏阳,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和妻子一同在浏阳安了家。刚来浏阳时,他在人民路的马路旁摆摊,一把小板凳、一个工具箱、一台小机器,加上一根扁担,就是出工时的全部家当了。
以前的街头手艺人挑着一身行头走街串巷,吆喝声在街头巷尾回响,宋特阳亦是如此。在他的记忆中,那时的马路还满是泥泞,也不像现在高楼林立,他的工作在那个年代还属于“热门”职业,几乎城区所有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直到2001年,宋特阳夫妇在车站中路开了一家小店,这一开就是20多年,他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如今,店门口的马路修整拓宽后焕然一新,周围的店铺也换了一家又一家,只有这间小小的修鞋铺依旧在。而他也从刚来的外地人,到现在能讲一口流利的浏阳话。
“我20岁就开始和师傅学手艺,到现在已经干了45年了。”宋特阳回忆,最开始学习那会没有打孔的机器,许多活只能靠手工完成,一天下来手酸痛到没有知觉是常有的事。但他很勤奋,凭着一股毅力,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手艺人。
“宋师傅的手艺没得说,找他干活我放心。”说起宋特阳,一旁的顾客杨昌贵竖起了大拇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儿时的传统行业渐渐从记忆中消失,越来越难寻觅到他们的身影,“像宋师傅这样坚守老行当的人不多了。”
“手艺手艺,最终还是靠手吃饭。”
要想出好的效果,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修鞋、补锅、修伞、磨剪子、配钥匙……儿时记忆里,那些坐在巷子角落里的手艺人仿佛无所不能,家里有什么物件坏了只管找他们,定能帮你修好。
每天早上7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日如此。因为价格公道、手艺好,宋特阳收获了一批老顾客的认可。不仅仅是街坊邻居,有些人还从乡下特地赶来找他修鞋补锅,一些剪纸爱好者和缝纫店老板经常“组团”请他磨剪刀。
“手艺手艺,最终还是靠手吃饭。”宋特阳说,以配钥匙来说,过程看似简单,只要在机器的辅助下把钥匙对准孔放下去就好了,但在操作过程中手要十分稳和准,稍不注意一些细微的地方就会有所偏差,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首先根据钥匙的大小、复杂程度选择使用不同型号的机器,因每把钥匙都有独特的结构,配置时锁孔的精细程度,便决定了这把钥匙能不能使用、好不好用。一番打磨后,宋特阳将配好的钥匙举起端详,用食指在凹凸处轻轻擦过,感受光滑程度。
“磨剪刀也是一样,剪刀谁都能磨,但是想要磨出好的效果,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宋特阳拿起一把剪刀解释起来,不同用处的剪刀磨法也不一样:剪纸的剪刀,头要尖;缝纫的剪刀,刃要锋利……
从业这么多年下来,宋特阳的技艺早已炉火纯青,他的双手也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做手艺的不图发财,只求养家糊口。”宋特阳笑着说,就是靠着这门手艺,自己养活了一家四口,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家立业了。
尽管岁月流逝,宋特阳依然忠爱这份手艺。虽然现在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了,他还是不愿放下手中的活。“我平常没什么娱乐活动,不做点什么心里不舒坦。”或许是流淌在手艺人血液里的勤劳与淳朴,才有了宋特阳45年的坚守,“趁着现在身体好,我还想再干几年。”
上一篇: 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岳阳工程项目审批进入“高速”时代
下一篇: 星沙城区再增600余个停车位